近日,醫學院/國際護理學院曹轩教授团队在《Phytomedicine》(中科院大类、小类均一区,TOP期刊,IF: 8.3)发表题为“Matrine targets β-catenin and blocks the formation of β-catenin/TCF7L2 complex to promote ferroptosis and inhibit metastasi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第二大癌症發病類型,2022年新增病例約230萬例,占全部癌症病例的11.6%;是全球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年度死亡病例約爲66萬例,占癌症總死亡人數的6.9%。與其他乳腺癌亞型相比,三陰性乳腺癌具有更強的異質性、更低的發病年齡,且分化差、侵襲性強,更早且更易發生複發轉移,超過1/3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會發生複發或遠處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較低,嚴重的預後不良是一個具有挑戰的重要臨床問題。
苦參堿(Matrine)是從中藥苦參的根部提取的有效活性身分,屬四環喹嗪啶類生物堿,也是複方苦參注射液的關鍵活性身分之一,該注射液單獨使用或與化療、放療聯适用于癌症治療。盡管關于苦參堿抗腫瘤作用的研究報道许多,但是其發揮抗腫瘤作用的直接靶標卵白與精准分子機制未被科學地證實。

該研究證實苦參堿可以直接靶向β-catenin,從而抑制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的轉移。其精確機制表現爲,苦參堿可以與β-catenin的3-10結構域相互作用,從而影響β-catenin與TCF4之間的相互作用,關鍵的氨基酸結合位點是GLU571。此外,苦參堿可以通過阻止β-catenin/TCF4複合物的形成並阻斷TCF4對GPX4的影響來促進鐵死亡,達到有效促進三陰性乳腺癌細胞鐵死亡並抑制其EMT過程的作用。本研究證實苦參堿是治療三陰性乳腺癌轉移的有前景的先導化合物,該項研究事情的開展不僅可以給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科學支撐,還可以給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重要的先導化合物。
PP电子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桑亚洲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醫學院/高等研究院青年教师胡岳为并列第一作者,醫學院学生梁若涵、张慧兰、张钥钥为配相助者,醫學院/高等研究院曹轩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以上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學基金委(82473945)等项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爲: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4471132500683X